2014年4月12日,在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党委的组织下,学院各支部党员代表来到了南京市玄武区红山社区居委会,参加了传媒与艺术学院和红山社区2014-2015年度爱心教育援助基地协议的续约仪式。
上午9时,传媒与艺术学院党委邓艳华副书记与红山街道团工委书记万学智续签了爱心教育援助基地协议,并代表传媒与艺术学院党委郑重承诺会传承义务支教的传统,每周六继续为红山社区“希望来吧”开设免费的书法、绘画、英语等兴趣班课程。
续约仪式结束后,传媒与艺术学院教工党员和学生党员志愿者共同给“希望来吧”的18名孩子们带来了“共铸青奥梦,展望新家园”为主题的英语、绘画课程。一首悦耳动听的英文歌中开始了英语课程,学生党员志愿者向孩子们介绍了“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口号,分别扮演吉祥物“砳砳”和外国友人进行情景对话,向大家展示了常用的英文礼仪用语,孩子们也纷纷上台表演,一展身手,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在随后的绘画课程中,传媒与艺术学院教工一支部支部书记谭维老师教孩子们绘画青奥会吉祥物“砳砳”,孩子们在大学生志愿者的一对一辅导下,纷纷拿起手中的画笔,开动小脑筋,绘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砳砳”,孩子们的热情、丰富的想象力在自己的作品中展露无遗。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靥,在场的师生们无不倍感温暖。红山街道团工委万学智书记表示虽然红山社区即将拆迁,搬往新址之后将继续与我院合作,希望我们学院将义务支教的传统一直延续下去。
学院分团委书记张则方老师、学生一支部支部书记刘晓宁老师、教工二支部王琪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南京市红山社区是传媒与艺术学院义务支教的服务点。2012年3月24日,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党委爱心教育援助基地在红山社区正式揭牌。两年多来,传媒与艺术学院的教工党员、学生党员放弃自己周末的休息时间,在社区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讲授书法、绘画、英语等兴趣课程,长期坚持,风雨无阻。一系列义务支教实践活动,不仅为民工子女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素质教育场所,同时也使他们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培养了团结、合作、分享的团队精神,提高人际沟通、适应社会的能力。学院师生党员义务支教的善举,得到了红山社区工作人员和民工子弟家长的高度评价,展现了我院师生党员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与为民服务奉献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