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2023年9月前存档

南京邮电大学:咱有一群特殊的学生心灵“守望者”

发布时间:2019-05-07浏览次数:1343

南京邮电大学:咱有一群特殊的学生心灵守望者

江苏教育报

一支过硬的心理教师队伍

 不久前,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心理辅导员高艳丽看到学生处管理系统里发出的培训通知:心理中心将举办“心理健康工作能力专项培训项目”,为期一年。培训面向全体心理辅导员以及有兴趣的辅导员、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培训课程包括团体心理辅导、健康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心理咨询理论对人的理解等。“培训很有针对性,很多内容可以直接运用于工作,对学生工作很有启示。”参加培训之后,高艳丽深有感触地说。

  

 2017年,该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指导二级学院建立了15个由心理辅导员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高艳丽就是其中的一位负责人。为培养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心每学期都会定期召开心理辅导员工作会议、走访调研心理工作站、开展各类培训。据统计,5年来,该校共有20多名辅导员通过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三级考试;百余人参加校外心理相关培训;组织危机干预、团体辅导、谈话技巧等相关培训50多场。

  

  

 除了学院的心理辅导员队伍,该校还有覆盖班级的心理委员队伍。该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陆晓花介绍,心理委员的培训由中心和学院共同负责,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和团体体验等。“从大学生中产生的心理委员最了解大学生这个群体,因此对心理委员的培训将会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和异常心理识别的能力,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校心理中心、学院心理辅导员和班级心理委员外,陆晓花还在为学生就诊事宜频频和南京脑科医院联系。原来,该校心理中心早在6年前就与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共建心理学研究生实习基地,构建了“专科医院—学校心理中心—二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体系,形成了包括临床督导、临床顾问、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实习研究生、心理辅导员、心理委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宿舍心理联络员等在内的多个心理健康工作队伍。

一批吸引学生的精彩活动

 “向左、向前、向前……”日前,在南京邮电大学“心理博览会”活动现场,前来参与活动的学生络绎不绝。在该校材料学院活动展位前,2名学生正在参加信任游戏——天黑请闭眼:一名学生蒙住眼睛,在同伴指挥下,越过障碍,寻找目标物。该活动展位负责学生陈钰汝表示:“这一活动其实是为了给同学们带来相互信任的美好体验。”

 除此之外,“心理博览会”还包括了“隔空取物”等20个丰富多彩的项目。学生每参与一个项目,就能在卡片上获得一次盖章,凭借盖章数量还能领取相应的小奖品。

  

 每年的“3.20心理健康教育周”和“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南邮的学生都会迎来一场场属于自己的心理健康活动盛会。学校心理中心针对当今大学生的典型特点,开展了一系列全新的活动,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活动体系,如模拟情侣、你好陌生人和心理班会等人际类活动;南邮TED演讲、南邮故事等分享类活动;密室逃脱、定向越野、心理微电影大赛、心理情景剧大赛等合作类活动;新生适应讲座和心理学研究小组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学术类活动……

  

 近年来,该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中心特色活动“心理班会”获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中心网站“心灵驿站”荣获教育部高校“百佳网站”;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荣获省“百佳社团”称号……

  

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陆晓花说,早在6年前,学校便高度重视,花大力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新规划建设心理咨询服务场所,设置了接待室、个体访谈室、沙盘室、放松室、督导室以及团体辅导室等多个服务区域,加之6名专职心理教师、15名兼职心理咨询师、30余名实习心理咨询师,大大保证了心理咨询的服务质量。

  

 “十几年来,我陷入孤独、无价值感和抑郁中,在我最为焦灼的时刻,我勇敢地走进了心理咨询室,开始了一段重新构筑自我的旅程……”2018年毕业季,学校的“南邮故事”编辑部收到了一封特别的投稿,一位即将毕业的南邮学生,在来稿中描述了自己在南邮心理中心接受心理咨询并战胜抑郁的故事。

  

 “在我们中心,和这位来稿者有相似经历的学生有很多,还有学生受到影响跨专业报考了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和以往不信任心理咨询、不愿倾诉相比,如今学生、辅导员、家长对中心的信任度明显提高。”心理中心教师曲海涛说,“调研时,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结束咨询后,还会推荐室友、同学、恋人来中心接受心理咨询。”

  

 据该校心理中心统计,近3年来,每年来访咨询学生达到3000人次。为了满足学生们的咨询需求,中心老师接待量每周达到1520个学生。

  

 在南邮,有一门格外受本科生欢迎的讲座——幸福公开课,学校经常会请一些心理专家与学生探讨人际关系、情绪排解、生涯规划等话题。学校还为入学新生安排了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和针对大三学生的情绪、职业测评,教师们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与选修课也覆盖了每个学生。

  

 “这些年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地思考和探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陪伴更多的大学生度过心理危机、适应大学生活、探索自我,完善人格,幸福成长。”

——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