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南京邮电大学辅导员工作室建设项目立项答辩会在仙林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307信达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张敏,兄弟高校专家代表出席并担任评委。答辩会由党委学生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主持,各参评辅导员工作室成员代表到场观摩学习。
本次共有11个项目参与立项答辩会,内容涵盖“思想引领、学风建设、生涯规划、实践育人”等多个主题。各工作室主持人围绕工作室建设方向、建设任务,重点从“强化机制创新与规划引领”“推动精品项目与成果产出”“加强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推广建设成效与示范引领”四个关键方面进行答辩,并回答评委提问。
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江苏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保卫部部长蔡炳锋作专家点评。他从“立足时代需求、彰显育人温度、强化创新思维、锻造实践路径”四方面充分肯定了我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建设成效。面对人工智能技术革新与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育人格局重构,他强调辅导员工作室建设需重点把握三个维度:一是要聚焦“专业化”,构建“阶梯式培养-多通道发展”的辅导员成长生态系统,通过精准识别学生成长需求小切口,建立专业化发展的长效机制;二是要聚焦“品牌化”,努力对标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标准,形成“理论模型+实践范式+典型案例”的品牌输出体系,打造具有南邮特色的思政工作示范集群;三是要聚焦“协同化”,突破传统工作边界,构建“校际联盟+校企协同+学科交叉”的资源整合平台,培育“辅导员主导、专业教师协同、行业导师参与”的育人共同体,实现育人效能的乘数效应。他指出,工作室建设应始终贯穿“以特色为品牌、以学生为根本、以队伍为支撑”的核心逻辑,要将特色育人模式转化为品牌标识,把学生成长需求作为价值原点,用辅导员专业成长反哺育人质量,持续赋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次辅导员工作室立项答辩是落实《深入推进江苏省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行动计划》要求的重要举措,旨在强化专家型骨干辅导员培育,推动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新模式,打造辅导员学习成长“共同体”,形成辅导员队伍纵向引领和横向协同良好生态,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
撰稿:汪文博
责编:蔡高飞
审核:陆晓花